admin
时间:2024-01-23 08:11:5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因为,北半球北面背对着太阳,南面正对着太阳,北面受到的光照不充足,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南面受到的光照充足,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所以北半球生长的树的年轮向北面的密向南面的疏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怎样才能省力
一、教学目标:
1、能设计并说明用简单工具是如何方便、省力的.
2、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使用简单机械方便、省力的现象.
3、与同学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简单机械方便、省力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认识使用简单机械会提高工作效率.
2、生活中使用简单机械的例子.
三、教学材料准备:
木板1快、图钉5个、长短不同的铁片(每组各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像搬运东西之类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这些工作,比如课本给我们提供的各个时期人们从事的劳动场面图片中,他们在用不同的方法搬运石头,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学生看图:人们在不同时期搬运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远古时期,人们只用人的肢体搬运重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发现:使用工具可以省力.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把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制造出现代化的大机械来搬运重物.人们真是越来越聪明!
(二)探究体验:
1、我们看了图片,了解了借助工具可以省力,有的同学可能不大相信,是吗?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小游戏.每组桌面上都摆放着一块木板,上面钉着5个图钉,请每组的同学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选用不同的工具拔下一个图钉,看一看谁先把图钉拔下来,然后把自己的感受与本组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体验用力感受,还要注意不要被图钉扎了手哟.
(1)学生分组活动:拔图钉比赛.
(2)交流感受.
明确:使用工具可以省力.
2、既然我没已经体验到使用工具可以省力,下面,就请同学根据你自己已有的经验用你的聪明的小脑瓜来想出巧妙的办法完成图中提供的任务吧!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些生活现象有所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经验,但是这些现象和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只停留在表面想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思想上来.从生活中来,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有效地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撬重物的敲门是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2、知道杠杆的特点,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3、能说出生活中运用杠杆的一些事例。
4、能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过程
1、认识杠杆和杠杆的作用
2、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3、了解杠杆的广泛应用
4、探究怎样使用杠杆更省力
5、动手做一杆小称
6、教师小结
一、教材解读:本节课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懂得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激光笔。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及夹子,一张黑色卡纸做屏、塑料管。小孔成像的材料(火柴、蜡烛、黑色光屏、带洞的卡纸)
利用生活中烧水案例入课;然后进行热传递的内容教学;最后再回到生活中利用热传递的实例进行学习效果检测
首先明确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的。
其次,对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比如首先请同学来介绍,他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其次用教学用具让同学们认识光。最后对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并制定课后作业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