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09:31: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设计意图家的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玩耍。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爸爸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父爱是深沉的,但是深沉的爱却难以被年幼的孩子察觉。因此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学目标:1、尝试根据歌词内容运用动作、表情展现爸爸的神态。2、理解“好爸爸”、“坏爸爸”对自己的爱。教学准备:音乐CD,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完整欣赏歌曲。请你仔细听一听,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一会儿说有个好爸爸,一会儿又说有个坏爸爸?儿歌《好爸爸、坏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做起饭来,锵铛铛锵铛铛洗起衣服,嚓嚓嚓嚓嚓嚓高兴起来,哈哈哈哈哈哈打起屁股,啪啪啪啪啪啪嗯真是稀里哗啦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好爸爸好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害怕打是亲来骂是爱哪个不是好爸爸二、根据歌词意思创编A段动作,进行表演。1、学爸爸做饭、洗衣服2、学爸爸高兴时的样子(1)这个小破鞥有为什么说他有一个好爸爸?(2)巴巴爸爸高兴时,是怎么笑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3)你爸爸笑的时候,还会有哪些动作?3、学学爸爸生气的样子(1)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呢?他是怎么做的?(2)爸爸打过你吗?爸爸为什么打你?被爸爸打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呢?4、完整表演A段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爸爸还是一个坏爸爸?为什么?三、根绝歌词创编B段动作,进行表演。(1)这段音乐听起来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呢?(2)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呢?四、完整表现歌曲1、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2、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五、情感教育我们都有一个好爸爸,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爸爸生气,好吗?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课堂上发言也比较热烈,但是总体感觉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的感觉。”这一点上,孩子们似乎没有贴切的表达。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了上述情况:1、前期的经验准备不足,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和爸爸一起玩相关游戏的经验。2、父亲的爱往往是比较含蓄的,甚至会用一种比较严厉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在家庭中,很多母亲并不注重培养孩子对父亲的崇敬,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小精灵儿童网站温馨提示: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
。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螺旋线竖线表现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棒棒糖若干,蜡笔、白纸、范画。
活动过程:
1.猜一猜,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猜猜看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什么礼物?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说说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是棒棒糖的?
小结:原来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样,都有一个小棒棒的呀。
小班美术棒棒糖教案
2.请幼儿摸摸,看看棒棒糖的形状。
师: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再说一说你摸到的棒棒糖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说的对的老师把棒棒糖插在外面。
师:哇,好多的棒棒糖啊!我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棒棒呢,请幼儿观察棒棒糖的花纹。这些棒棒糖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圆的和扁的、软、硬、有大的小的)
小结:是呀,这些棒棒糖不光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摸到手里感觉也不一样,有的硬、有的软,味道呢也不一样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儿真有趣。
3.师示范作画。
师:宝宝们喜欢吃棒棒糖吗?老师也很喜欢吃棒棒糖,我还可以把喜欢吃的棒棒糖画下来呢。
我选一个喜欢的笔宝宝,先画一个圆形表示糖,再在圆形的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糖和棒是连着的,画画的时候竖线和圆形要连着,我喜欢的橙色,我就在里面涂上橙色的。书空画一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棒棒糖就涂上什么颜色。
师:请个别幼儿用圆形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我还喜欢画这个扁扁的棒棒糖,找一个喜欢蜡笔宝宝,从中间一圈一圈的往外画,线和线别碰到,越画越大,这个线叫螺旋线,螺旋线表示糖,再在螺旋线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螺旋线要和竖线连起来,这个棒棒糖就画好了。
师:请个别幼儿用螺旋线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4.师出示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小朋友看我把我喜欢的棒棒糖都画下来了,你喜欢吗,你最喜欢那一个棒棒糖,为什么?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画一个大的,再来画一个小的;棒棒糖的颜色也不同,有红的,有绿的,真漂亮。
你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棒棒糖画下来?
5.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棒和糖连在一起。
●糖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
●画画时油画棒在纸上画,要用一点力气,才画的更清楚,画完后把油画棒送到盒子里。
6.展览幼儿作品,讲评。
展出幼儿作品,表扬将糖果与棒连在一起的幼儿。
教学目标:
1.学习动物名称“青蛙”和物品名称“泥塘”,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和环境的认知。
2.通过教唱儿歌和游戏,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青蛙的图片和模型。
2.泥塘的图片和模型。
3.儿歌《青蛙卖泥塘》的歌谱和唱片。
4.青蛙和泥塘的拼图材料。
5.小班音乐教学CD。
教学过程:
1.起始活动:唱儿歌《青蛙卖泥塘》。
2.导入课题:展示青蛙和泥塘的图片和模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它们的认知和理解。
3.操作活动:教唱儿歌、编舞和表演。提示幼儿观察青蛙和泥塘的特点,模仿动物的姿势和表情,合作参与音乐和舞蹈活动。
4.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可爱的拼图材料制作青蛙和泥塘拼图,并在制作过程中巩固对它们的认知和记忆。
5.结束活动:合唱儿歌《青蛙卖泥塘》,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和活动。
教学提示:
1.教唱歌曲时,可以先让幼儿跟随唱片跟唱,然后教导逐节唱,最后鼓励全班合唱。
2.操作和手工活动中,教师应尽量保证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机会,适当地调整难度和速度,鼓励幼儿探索和创新。
3.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体验和情感诉求,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1、引导孩子关心、帮助别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2、提高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清楚讲述的能力。
3、教育幼儿了解残疾人、家庭贫困的孩子和老年人生活的难处,知道每个人都要帮助关心他们。
活动准备:电视机和刻有下列内容的光盘:
1、盲人过马路,残疾人参加运动会和音乐表演会。
2、叔叔阿姨到孤儿院送礼物。
3、公共汽车上小朋友为老奶奶让座。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观看盲人过马路的图片。然后请幼儿单手做事情,单脚、闭眼睛走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了解残疾人生活的难处,教育幼儿不能讥笑、捉弄他们,要尊重他们。
2、然后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残疾人?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商量帮助残疾人的办法。假如自己在马路上碰到盲人过马路,应该怎样做?幼儿讨论自己的做法。
3、请幼儿观看叔叔阿姨到孤儿院送礼物的片段。通过观看,让幼儿知道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为孤儿和老人送礼物的同时,也给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4、观看在公共汽车上小朋友为老奶奶让座的片段。看后教师提问:公共汽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启发幼儿想一想,你可以怎样帮助孤儿和有困难的人?教师要从孩子理解与做到的方面给予提示。
5、需要帮助的人,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说说还有那些人需要帮助?例如:问候生病的小朋友,帮助活动时不小心受伤的伙伴,帮小班的弟弟妹妹系鞋带,帮小朋友梳小辫等。
6、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表扬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的幼儿,下课休息。
活动方向:
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你知道小班音乐游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对比一下小班美术教案。鼓,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的音乐,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
(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芝麻开门快点开,你看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小植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学会教案。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小班美术教案。
我带xx一起来。
(孩子的名字)
(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小班。
(3)指挥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显示8拍Titititititita芝麻开门快点开,Titititititita我带弟弟一起来。大鼓。
活动经过:
一,学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拍手——咚咚咚二,延续交流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儿歌:小班音乐游戏。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音乐。
①教师手摇铃鼓,相比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②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节奏,学习小鼓。拍手练习小铃鼓。奥尔夫。dongdongdong的节奏。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几次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门,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三。活动自然竣事。
教学目标:
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准确地跟着前奏和音乐旋律演唱,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绪。
3、学唱歌曲《传传传》,能愉快地跟随音乐边唱边玩传花的游戏。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小朋友们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学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喜爱音乐,音乐课,初步培养演唱、听赏的良好音乐习惯。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小班主题活动:花花世界一、主题来源:在3月12日幼儿园植树活动中,幼儿都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搬花、挖坑、种花、埋土、浇水的过程,现在幼儿再次见到幼儿园里的花都会主动去看看、去闻闻,喜欢问老师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花?为了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我们设计了“花花世界”这一主题活动。二、主题活动预设目标:情感目标:1、通过对花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喜欢和爱护花朵的情感。2、知道花是给大家欣赏的,花儿好看我们不摘。3、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4、体验春游和到社区参观的乐趣。态度目标:1、喜欢参与花的游戏活动,愿意和花做好朋友。2、愿意参与花的角色扮演,并与同伴交流。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2、通过幼儿的讨论和谈话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3、愿意跟节奏扮演角色。知识目标:1、在探索过程中能运用收集、分类、观察、交流等技能,丰富花的相关经验。2、了解花有不同的种类,有些花是很奇特的,花有不同的生长条件。3、知道花是由花瓣、花蕊、花托、苞叶组成的,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4、通过参观、春游、小实验等活动,了解花的生长条件和花的用途。技能目标:1、通过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锻炼和巩固跑、起和蹲的技能。2、初步知道种植花的步骤,愿意动手栽花。三、家长配合工作:1、家长与幼儿一起集有关花的图片、标本、图书、VCD等资料。2、家长与幼儿到花店参观,并参与买花的过程。3、参观小区的绿化环境,观看花开的景色。4、制作“花”的图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