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猜谜语教案,中班手工鸵鸟教案

admin时间:2024-01-20 13:39:3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幼儿园大班开心识字《小露珠》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5张小卡片4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徐老师都知道,你们想不想徐老师告诉你们?

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徐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徐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昆虫档案教案中班

教学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仔细观察能正确辨认昆虫。

2.乐于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对昆虫有进一步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并出示课件图片,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上班,造出产品比糖甜。

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答对后出示蜜蜂的图片。)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答对后出示蜻蜓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都猜对了,那你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

小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二、结合昆虫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蜜蜂图片。

提问:请你们仔细看看蜜蜂,它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你知道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蜂巢)爱吃什么吗?(花粉和花蜜)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蜻蜓图片。

提问: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幼虫生活在水里,成虫后夜里在树枝上休息)爱吃什么吗?(蚊子、飞蛾、苍蝇等小虫)

3.出示更多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的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4.观看课件,小结:原来昆虫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昆虫的`身体都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昆虫的胸部长着三对脚,大多数昆虫背上都一般长着一对或两对翅膀;昆虫腹部包含着**器和大部分的内脏,是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在外型上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成为成虫。

三、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辨认昆虫,能正确辨别出昆虫。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昆虫有哪些特征,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为什么?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并与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及其原因。

总结:昆虫是一个大家族。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其他的昆虫,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再和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教案的教学内容怎么写

第一,就是你在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什么?首先就是导入老师与护学生通过游戏或者猜谜语讲故事等这些方式,进入今天你要讲的内容,然后讲述你今天要讲述的内容,通过提问让孩子们加上印象,能够学到真的。

第二,教学内容只有丰富多彩,孩子们才能够更好的接受你的课程,而且也愿意听你的课程,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写好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课件,镭射笔。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3块带孔塑料板、白屏。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塑料管、吸管等。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朝霞,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这样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是谁的杰作呢?(光)课件出示图片

嗯!我们要看清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从光源发出的光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教师: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仔细观察,现在的黑板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吗?

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照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前来演示一下?

导: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说,)那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

2、你们认为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你看到的平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想法呀?

学生自由发表。

3、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片)

生讨论

(三)、自主设计实验验证:

1、师:实践出真知。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但是要注意不能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不然会对眼睛有伤害哦!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实验设想,(教师适时出示弯管和直管,请学生来证实光是直线传播的。)

展示实验成果。

(四)、深入探究过程

1、现在让我们当一次小科学家,研究一下,怎样能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老师在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材料(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一张没有小孔的纸。)分小组讨论,随时整理实验记录单。当音乐停止时,停下来,准备汇报。

2、实验:出示幻灯片:你能完成挑战吗: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小组汇报。初步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进一步验证: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在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斑时,移动第二张或第三张纸,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什么呢?(光斑相应的出现在第二张或第三纸上,原因是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被移动的纸挡住时,就无法照到屏上,因为它不会拐弯。当纸继续移动,不再遮挡光线时,光又透过两张纸的小孔,照在最后的屏上。)

师:通过我们的再次实验,我们能进一步证明什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过这么多实验的证实我们终于能把我们的猜想上升为结论了,今天我们学到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意图:通过这一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是直线传播这一规律的理解。并使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应该通过反复验证,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4、大家的表现真是精彩。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但是需要一位同学上来帮帮忙。

做小孔成像的试验。

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又一次证明了什么呀?----我们看到了---证明了---

(五)、实践应用

1、猜谜语:一个好朋友,走到哪跟到哪,就是不说话。是什么呀?

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那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从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你们仔细想想看。幻灯出示激光准直

3、日食和月食。(幻灯片出示)

这也是关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4、现在我们知道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你知道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吗?

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相信同学们会对光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幻灯片出示)看后,发表感想。

六、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探究,懂得了很多知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和快乐呢?

学生总结

作业:

解决问题:老师很喜欢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可是老师家里的阳台采光不好,他们经常晒不到太阳,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七、板书设计

3、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实验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幼儿园教案《珍惜水和电》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水的珍贵,懂得要珍惜水资源。

2、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内容小组合作进行绘画,并确定宣传语。

3、初步尝试用抽象的方式表现宣传内容,感受宣传画的多种形式。

活动准备:

1、宣传语若干:

如果还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眼泪

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接住每一滴水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地球喝水

请珍惜每一滴水。水龙头

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干涸的地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请充分利用循环水。循环利用

2、有关"珍惜水资源"的宣传图片PPT课件。

配套课件:大班社会课件《珍惜水资源》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图片(干涸的地面),激发情感。

师: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觉?这些图片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观察、谈话,了解如何珍惜水资源。

1、这些图片想要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要珍惜水资源,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三、小组合作宣传画--珍惜水资源

1、师:今天,我们要来合作完成这张作品,(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请小组长负责,请你们根据老师给你们的内容来确定画面内容。(水龙头、干涸的地、眼泪、循环利用、接住每一滴水、地球喝水)

2、幼儿小组作画,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供幼儿参考。

3、添加宣传语:请为你们的宣传画加上一句响亮的标语。(教师提供宣传语供幼儿选择)

四、作品展示、交流、宣传。

1、请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宣传画:你们想要宣传的是什么?请大声说出你们的宣传语。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到各班进行宣传。

3、将宣传画张贴到幼儿园醒目的地方,起到全园宣传的目的。

幼儿故事小乌龟给爷爷送苹果教学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

(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乌龟关爱爷爷的感情,激发幼儿关爱爷爷的行为2、观察图片,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苹果树变化的过程活动准备:挂图18号磁带机录音机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3、难点:观察图片,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苹果树变化的过程活动过程1、引入主题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中班手工鸵鸟教案

《鸵鸟》

【活动目的】

1、感受自制道具的乐趣。

2、手指能协调地进行撕、粘的动作。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纸工操作纸、浆糊。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堆外。

二、师幼说说鸵鸟的特点。讨论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鸵鸟具有什么特点。

2、介绍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撕纸时,注意鸵鸟的头部不要撕断;

(2)强调鸵鸟翅膀粘贴的位置;

(3)注意卫生常规,将废纸扔在指定的地方。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翅膀要粘整齐,以及卫生常规。

2、鼓励幼儿把鸵鸟身子粘牢固。

四、分享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