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08:07:0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岗位职责:1、硬笔软笔书法水平过硬,字迹漂亮,写作功底强,手写钢笔字规范,整齐,美观;
2、熟悉软硬笔的笔顺、笔画、章法,按时保质完成教学目标;
3、和学生在课堂要有良好的互动,并能带动课堂气氛和维持课堂纪律;
4、有独立而成熟的教案和完整的教学体系;
5、和教学团队要有合作精神,善于沟通并有创新精神;
(一)统一用黑色水笔书写。
(二)要求作品整洁、美观、大方,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字、别字;不漏字添字,不涂改。要求将书写纸写满,有标点。
(三)英语教师书法比赛旨在发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激发英语老师的专业兴趣,提高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为高考书面表达作出表率。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现实,也是书法和写字教学必须直面与难以回避的问题,不单教授者要深入思考与实践,几乎所有学习者都有这类疑问与诉求。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基本目标。因此先要弄清书法和写字用在何处?何事需要?
过去书法和写字应用广泛,能识字会写字大体也能被称作"文化人",上衣袋插枝笔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风景。如今电脑很普及,打印机挤占空间,书法和写字的应用范围日渐萎缩,但依然顽强地存在着。
书法和写字,一直唯美,而今求快,既美又快,才能适者生存。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矣。
先说“美"。书法和写字的美,是横平竖直,建立在森严的法度之上。书法和写字的规矩繁多,且又不易领悟与把握。以实用而言,可以有所取舍,但无论如何删繁就简,基本的规则不能丢掉,否则就是无本之木。
再谈"快"。现代的快节奏,工作的高强度,常常让人难以适从,工作中的快写快画快交工成为常态,压力可想而知。但唯快不美,工作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无论怎样求快,也应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建立在厚实基础上的快才是真的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法和写字非一日之功。指向实用目标的书法和写字,还要因工作而取向,量人才而教学。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二、讲授新课: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1、摹法:(1)描红: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2、临法:(1)方格临写: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2)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3)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4)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5)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3、摹临法:同时摹临: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一,书法教学目标。
二,书法教学目的。
三,书法教学过程。
四,作业。
两脚着地与肩同宽,含胸!上身挺直于地面端坐,双肩自然下垂略宽于胸!双臂平放桌面!
去引导孩子对练字的兴趣,怎样拿笔,让孩子找到感觉,培养孩子的天性,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对孩子要有耐心,有热心才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