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1-19 22:44:0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目前各大高校的研究方向有: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广播电视编导、绩效研究、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根据94定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对相关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不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就业挺好的。
就业方向:教育类机构:教育技术学课程老师、教育技术人员、信息技术教学、电教管理人员、教具设计制作;软件类企业:软件设计、开发、测试人员,网站建设管理。
该专业考研科目有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3.教育综合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就业去向主要有去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去电教馆从事管理研究工作,去中小学进行电教管理课件制作教学等工工作,去各类电视台进行教育节目录制等工作。
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方法、手段和工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它旨在通过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教育技术是教学技术的一部分,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和教育学原理来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教育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资源和方法。教育技术更广泛地涵盖了教学技术,包括教育管理系统、电子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材料等。简而言之,教学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应用的方法和手段,而教育技术更广泛地涵盖了教学技术,并包括了更多的科技和系统化的教育工具和资源。
(一)传播学理论
传播就是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利用各种媒体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具有沟通、协调、教育和娱乐等功能。
根据信息源和传播对象(接受者、受传者)的不同把传播分为三类:①大众传播、②人际传播、③组织传播。
从传播过程的角度看,传播就是一个各要素密切交织、相互关联的整体,施拉姆曾经将此概括为8个要素:⑴信息源(source)、⑵信息(message)、⑶编码者(encoder)、⑷渠道(channel)、⑸解码者(decoder)、⑹受传者(receiver)、⑺反馈(feedback)、⑻噪音(noise).
主要的传播模式
①拉斯维尔的“5W”模式(是线性模式)
⑴即信息的流动是直接的、单向的。
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
⑵存在缺陷:它没能注意到反馈这个要素,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而且这个模式也不重视对传播动机的研究。
②香农—韦弗的数学教学模式
这个模式把传播描述成一种直线的单向过程,整个过程由5个环节和噪音构成,但是不久他们就在该模式上加了反馈系统,并引申含义,用来解释一般的人类传播过程。
③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⑴该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表明已与单向传播模式划清界限。内含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该模式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⑵该模式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而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
④贝罗SMCR传播模式
充分考虑各种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他认为传播的效果取决于4个基本要素:
⑴信息源和接受者:要考虑他们的传播技术、态度知识水平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系统以及他们具备的文化背景等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⑵信息:影响信息的因素(符号、内容、处理)。
⑶通道:指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媒体)
⑷教育传播的基本特点
启示(从教育传播分析教育技术的应用)
1、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的功能特性
2、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编码和解码的能力和方法
3、分析学生的媒体技术能力水平
4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这是决定教育传播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并不能直接用于教育技术的实践,而是经过“转化”后才能应用于教学或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只是为教育技术学的再次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增添了新的基础性“原料”,但不能替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研究和实践。
学习理论有两大基本阵营:
⑴行为主义的理论(它的研究方法是根据可观察到学习者的行为变化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S—R)之间的联结过程,这里的刺激是指外界的环境条件,反应是指伴随着外界环境所产生的相应行为。
①桑代克的试误说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895年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
他所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就是“猫开门”的实验
②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巴甫洛夫(PavlovI.P.)1890年首先发现条件反射机理,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领域。条件反射概念揭示了学习现象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对学习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华生(JohnB.Watson)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人的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这种学习可以通过上述替代的“刺激—反应(S-R)”的联结来实现,并提出:“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形成了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④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发射理论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斯金纳(B.F.Skinner)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坚持华生S-R的公式,研究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操作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创制斯金纳箱,发明著名的教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用“操作性反应(operant)”来解释笼子里动物的行为,以区别巴甫洛夫和华生等人的观点。
斯金纳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是反应概率的变化。
2、学习应是小步子,自定步调。
3、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特点: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重视外显行为的研究
⑵认知理论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第二,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内化了的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从而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大大扩展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但在这一时期,他还没有所谓“守恒”和“可逆性”,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条件考虑问题,这就限制了他掌握逻辑概念的能力。
第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开始能够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第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
②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1915.10.01),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生于美国纽约。他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此即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的重要性。
3.强调内在动机,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4.强调信息的提取,其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怎样提取信息,也就是重视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③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认为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来实现,学生通过接受学习将以定论的形式获得知识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而发现学习是在学生内化知识之前,必须有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学生获得的、以符号代表的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认为性的联系,就形成了所谓的有意义学习,否则就是机械学习。
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说
人的记忆系统由三个存储器组成: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1)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2)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3)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4)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⑤建构主义者所理解的学习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学习过程不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得。
学习的四大要素(属性):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育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2.情境化教学
3.重视社会性互动
1、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2、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
3、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教育技术可分为无形教育技术和有形教育技术两大类。
无形的主要指设计层面的,例如对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进行教学设计,这个设计过程是看不见的,称为无形的技术。
有形的指具体的媒体层面的,例如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这些往往是依托于具体工具的操作活动,是有形的技术。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