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4 11:50:1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大象的耳朵像蒲扇,加上肢体语言
设计意图:
折纸活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几次翻折,就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或玩具,这种兴奋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纸游戏不仅深受大人的喜欢,而且也同样吸引孩子。本学期,根据我园总的教研形式——以美术活动为主,结合小班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性,我设计并准备了这节以折纸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快乐的小狗。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会折小狗的头,添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学会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3.享受折纸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狗玩具两个,三角形的纸若干、折纸步骤图、水彩笔、大头针、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用KT板做成的不完整的全家福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听一听,谁来了?”(教师学小狗叫)
“我们学小狗的叫声请它出来好吗?准备--汪汪”(教师与幼儿共同学小狗叫)
二、基本部分,学习折狗头
1.教师出示玩具小狗-汪汪以及一幅完整的全家福。
汪汪给你们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我们仔细看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汪汪”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
2.出示小狗“小白”及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小白”的哥哥、姐姐,“小白”感到很孤单,不开心,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它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3.出示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老师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
4.每人发一个三角形纸,跟着老师一起看着步骤图,完成折纸。
5.折完狗头,再请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画上。
6.用大头针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三、教师选部分作品讲评,指出好在哪里,哪儿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四、结束:表情歌
师:今天,我们帮助了小狗,开心吗?如果开心的话,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幼儿参与性高,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看图示步骤大胆尝试。教师讲解细致、到位,幼儿能较好的操作。在开始部分,教师能启发幼儿用语言对小狗头的外形进行总结,特别是狗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活动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贯穿了对幼儿情感的教育,结束部分幼儿不仅能体验到成功感,活动讲评时能让幼儿尝试评价,发展了幼儿的分辨能力。总之,本次活动比较成功,在多方面提高了幼儿能力。
?活动前过渡:可以学一些手指操带着他们做,他们会较快安静下来
?活动需要注意:
1.教具生动有趣,幼儿可实际操作的。但不做无意义的教具,做了就要充分利用
2.教师语言有艺术性且结合实际生活,这一点比较难,我现在还停留在教案上的话。
3.不要急着把教案上的过程上完,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等幼儿真正理解了再往下上。宁刚开始可来不及也不要囫囵吞枣赶进度。
?活动后反思:作为新手老师,课有不足是很正常的,做好每次的总结。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往往对会响的玩具、用具感兴趣,我因地制宜、利用废旧物品设计这一节科学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辨别同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兴趣。
重点难点
1、教育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把物体分类。
2、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活动准备
八宝粥罐、沙子、大米、小石头、纸片、小铃铛、黄豆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导幼儿说说桌子上有哪些材料。
2、提出游戏要求:今天我们做有趣的响罐,请你们在每个罐子里装上不同的东西,而且每罐只能装一样东西。
二、基本环节:
1、指导幼儿选择一种材料制作一个响罐,提醒幼儿把罐盖盖严。
2、引导幼儿摇一摇,听一听自制响罐发出的声音。
3、指导幼儿继续做响罐(内装其它材料)。
4、引导幼儿与邻座同伴共同游戏,互相猜测响罐装的是什么东西。并打开罐盖验证猜得是否正确。
三、结束环节:
1、引导全体幼儿听一听响罐发出的声音。猜猜里面放的是什么材料。
2、出示装水的响罐,请幼儿猜猜里面放的是什么。
四、延伸环节:
你们的小耳朵真灵,能分辨出各种响罐的声音。现在我们到户
外找一找、听一听还有些什么声音。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多数幼儿对响罐感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摇一摇,听一听,加深幼儿对响罐认识,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但还有一小部分幼儿不主动与同伴交流,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
打型,注意它在人物里面的大小,然后勾出轮廓,暗部,可以轻轻抹一下让它不那么跳
花痴...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咕、汪、喵、呷、叽、蹦”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1.背景图(画有草地、蓝天、白天)2.教具: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小鸽子。3.汽车挂件1个,汽车方向盘1个。4.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等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我们班作客,看看谁来了?”2.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教具①小鸽子:是怎样来到我们班的?(飞来的)怎样飞呢?请个别幼儿表演,小鸽子的本领可大了,能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送信还能飞回来,不会迷失方向,小鸽子怎样叫?(咕咕咕)②小鸭: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嘴巴长的什么样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领?(游泳);它喜欢吃水里的什么?(小鱼和小虾),小鸭怎样叫?(呷呷呷)③小鸡:鸡的嘴巴和小鸭的嘴巴长的不一样,小鸭的嘴巴长的扁扁的,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它喜欢吃什么?(虫和米);它会怎样叫?(叽叽叽)④小花猫:它有什么本领?(捉老鼠);它是怎样叫的?(喵喵喵)⑤小黄狗:它喜欢吃什么?(肉骨头);它会怎样叫?(汪汪汪)⑥小白兔: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它们怎样走路?(蹦蹦跳跳)那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来作客,我们小朋友非常高兴、特别开心。3.教幼儿学习儿歌《可爱的小动物》,知道小动物的名字、叫声和动作。①教师师范儿歌,并配合动作,让幼儿仔细听和看。②幼儿学习儿歌,并认读“咕、汪、喵、呷、叽”等字。③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4.游戏儿歌《可爱的小动物》④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待幼儿熟悉玩法后,适当加速,要求幼儿一定要老师说完后才能说和做。⑤引导幼儿游戏,请个别幼儿上台做小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做动作,要求做小老师的小朋友说话声要响亮,吐字要清晰。⑥改变游戏玩,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小朋友说小动物名字,并做动作。
小班健康安全保护耳朵教案反思1、小班健康安全保护耳朵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并学会正确的自护方法。
知道 3月3日 是爱耳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多媒体、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儿看不见。二、讨论耳朵的作用。
介绍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们知道耳朵是用来干吗的吗?(幼儿回答)先请幼儿用耳朵去听音乐,然后请幼儿用双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听到声音。
幼儿讲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听出不同的声音。
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辨。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