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 泡菜的制作与亚硝酸盐的测定

admin时间:2024-01-13 22:03:5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亚硝酸盐的测定反应方程式

主要有碘量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

碘量法:

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碘化钾作用后析出的游离碘,

将水中的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过量的碘与淀粉作用呈现蓝色即为终点。其反应为:

KIO3+5KI+6HCl→3I2+3H2O+6KCl

SO32-+I2+H2O→SO42-+2HI

本法适于测定亚硫酸盐含量大于2mg/L的水样。

比色法: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随即与α—萘胺作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此偶氮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4nm。本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5mg/L。

水样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就是根据上述反应原理,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获取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怎样产生的

是由于坛内的有氧环境能够促进杂菌(如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硝酸盐还原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乳酸菌的数量也大量增加,导致硝酸盐还原菌的数量会减少,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下降。

好了答题完毕

泡菜的制作与亚硝酸盐的测定

没有具体产生亚硝酸盐的标准。

发酵初期,泡菜中的微生物生长很快,微生物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与此同时,蔬菜中的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物质也会将亚硝酸盐氧化,但总体来说,生成的亚硝酸盐大于被还原的亚硝酸盐,因此,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步上升.随着微生物代谢活动的持续,氧气被消耗殆尽,泡菜坛中的环境不利于除乳酸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而减少,因此,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开水泡菜什么时间就没亚硝酸盐

30天左右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一般在30天左右消失。

一般来说,泡菜在腌制后的第四天,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达到最高峰,第十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到20天之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明显下降,一个月后是很安全的。

制作泡菜时要用乳酸菌,后来要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怎么会有亚硝酸盐产生呢

这就是规定,法规就是这样,这是为了食品安全起见,没有别的,发酵操作得好,确实没有亚硝酸盐的,亚硝酸盐大多只是在有堆热,好氧时,以及焖锅于煮青料时才有等。

泡菜腌几天没有亚硝酸盐

泡菜用来做配菜配饭吃非常的好,吃起来的食欲比较不错。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腌制第10天后开始下降,一个月后可以放心食用,含量很低。选择比较新鲜的蔬菜作为食材腌制可以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含有亚硝酸盐比较多的泡菜不适宜吃太多。

泡菜腌制过程中需要检测那些指标

泡菜和酸菜主要是利用乳酸发酵产生乳酸,辅以低盐来保存蔬菜并增进其风味的腌菜,它们是我国民间非常广泛、大众化的蔬菜加工产品,也是世界三大名酱腌菜之一。

泡菜、酸菜成熟后,因含较高酸分,保藏能力有所增加,但在贮藏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败坏现象,如变色、变味、软化,甚至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亚硝酸盐(NO-2)。泡菜、酸菜在贮藏、流通、销售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该期间如何保持泡菜、酸菜不变质,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利用真空包装、低温、加热杀菌等方法对延长泡菜、酸菜的保质期的影响,并对多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等进行检测,寻找泡菜、酸菜的最佳保藏工艺,为泡菜、酸菜加工、贮藏、销售及食用安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