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3 07:40:4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认识“海、鸥”等14个表示事物的汉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沙、海”等6个汉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3、根据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四幅表现现实生活的美丽风景图,感受生活的美好.
活动目标
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能用“长”或“短”来描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比较长短,知道长、短是个相对的说法。
活动准备
两个纸箱。
长短不同的报纸条若干(多于儿童数)。
活动过程
1、将儿童带到室外,围成一个圆圈。
2、学习比较长短。
老师拿出长短不同的报纸条让幼儿判断哪个长,哪个短。
3、游戏,听口令,举纸条。
(1)、把纸条分给每一位幼儿,听老师的口令举纸条,如:老师说“长”拿长纸条的幼儿举起纸条并向前一步走,当老师说“短”时,拿短纸条的幼儿举起纸箱蹲下。适时评价。
(2)、请一名幼儿来发令,其他幼儿来举纸条。
4、拿一张纸条让学生说出长或短,再拿出另一张纸条和它比较,得出结论,多次操作后,告诉学生长或短并不是绝对的,要看和谁比。
教学反思
1、本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知识。
2、师生配合较好,学生愿意参与,具有积极的表现欲。
3、再次上的话,材料选择应更丰富点。最好是现成的物品。更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东西直接区分描述。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能按儿歌的内容作画,培养记忆力和想象力,要求突出主题,注意色彩的深浅搭配。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画公鸡;挂历纸做公鸡帽一顶。
2.范画一张,幼儿用纸.油画棒若干。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教师头戴公鸡帽,学做公鸡抬头挺胸走路状,并念儿歌:“大公鸡,真美丽,大纸鸡冠头上戴,尾巴毛,往上甩,胖胖的两腿长长的脚,挺起胸膛慢步跨,尖尖的嘴巴喔喔啼,每天叫人早早起”教师念儿歌两遍,请幼儿说出儿歌名称及内容。教师以故事形式具体地描绘大公鸡出来时的时间.地点.气候.环境及做什么的等等。亦可请讲述能力强的幼儿编讲故事。请幼儿把儿歌中的情景及大公鸡喔喔啼的姿势画出来,并添画有关的内容。2.幼儿作画。出示范画,告诉幼儿这护酣篙叫蕻既戈习恭卢是老师学了儿歌以后作的画,强调画面要突出主题--公鸡;注意画好鸡冠与尾巴,要求幼儿画得与老师不同。教师全面辅导,启发幼儿记忆儿歌内容,具体指点画面的安排。
3.作业评价。教师评价一个幼儿作品。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公鸡画得突出,再请两位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幼儿幼儿边学公鸡走路状边学公鸡叫离开教室。
活动目标: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师组织小朋友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3、环境准备。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小朋友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二、感知理解活动1、幼师与小朋友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2、说春天。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请小朋友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3、幼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小朋友模仿流水声。“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幼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三、体验活动1、幼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2、小朋友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阅读完后小朋友有序收书。四、游戏活动游戏:找春天。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幼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五、创造活动幼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六、结束活动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1、律动
“小手上拍拍,小手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
2、请小朋友们看幻灯片
请你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江河的图片)
3、出示“江”字卡。
引导幼儿学习“江”字。
4、游戏
拍卡片游戏: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并且喊一喊“江”字宝宝。
给字宝宝穿衣服游戏:小朋友都有各种颜色的衣服,“江”字宝宝也有,穿不同种颜色的衣服来让幼儿认字。
“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江”字宝宝也有自己的家。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字木。
2、学会正确的按笔画顺序书写生字‘木’。
活动准备:
字卡木、铅笔、本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游戏“木头人”导入活动。
2、出示字卡木。认识生字“木”
3、‘木’的书写格式:先写一横,再写一竖,然后写一撇,最后写一捺。(提醒幼儿注意竖要写出头。)
4、幼儿书写,教师指导。
5、展示字写的漂亮的幼儿本子,并表扬。
你好,教案名称:翼趣全脑识字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30个常用汉字;
2.学生能够正确书写30个常用汉字;
3.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记忆和掌握这些汉字;
4.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这些汉字。
教学内容:
1.30个常用汉字的认识和书写;
2.多种方式记忆和掌握这些汉字,包括拼音、笔画、课文等;
3.通过写作巩固所学汉字。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汉字。
二、学习新汉字(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30个常用汉字;
2.教师通过音、形、义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每个汉字的意思和书写方法;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每个汉字。
三、巩固记忆(15分钟)
1.教师通过拼音、笔画、课文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复习所学的汉字;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和默写这些汉字;
3.学生可在课外通过练习册或其他方式巩固记忆。
四、写作练习(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短文、写一封信等;
2.学生根据所学汉字和所提供的写作素材,完成写作任务;
3.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汉字和知识点;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下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教学资源:
1.30个常用汉字的卡片或图片;
2.拼音表、笔画表等学习资料;
3.练习册或其他学习资源;
4.书写纸和笔。
教学评价:
1.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读写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写作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汉字运用能力;
3.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