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1-10 05:13:5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高速度、数字化、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2、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
3、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GPS、RFID等,可以从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用、EDI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当然,切忌单纯为了学情分析而去分析学生或者将学情分析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形象,赏心悦目的立体教学情境,构建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活动结构形式,鼓励学生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以趣促学,乐此不疲,实现学生多方面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正确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时机和“度”,要少而精,不搞花架子,不流于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也更加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1.
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此乃体现教师专业素养不可替代性的首要保证;其
2.
具备精湛的“专业杀手锏”,此乃体现个人能力素养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标识。二者相得益彰,方可锻造出属于自己的熠熠生辉的信息技术课参考各省的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大概包括以下几个考察环节,分别为:4.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办公室三软件、网页设计、VB程序设计、Flash、Photoshop)
3.
撰写教学设计与说课:现场抽题,限时撰写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只可携带教科书及配套教参);以上环节基本涵盖信息技术教师教与学的方方面面,若想不留遗憾,圆满完成这些任务着实需要相当功底,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
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个东东。
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科学导论、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概率统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方法、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微能力发展目标是:一、提升教育理念,继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二、实现终身学习,寻求自身的发展。三、保持乐观的情绪
达成途径为:“互学互评”和“参与活动”“微能力”指的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微能力,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融合创新等38项微能力,分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