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6 04:17:4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原地运球)2、运球接力游戏
3、自选体育活动
场地
器材
篮球场音响一套乒乓球4付
羽毛球4付篮球15个毽子6个
呼拉圈5个跳高架2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
3、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程序
准备活动→原地运球练习→运球游戏→选项练习→放松→小结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法
教学组织
次数
强度
一
5’
1、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以愉快、渴望的心情进入学、练状态。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二、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1、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和目标。
2、教师口令指挥练习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
△
注:△教师
×男生
○女生
4×8
小
中
二
15’
1、激发对篮球的兴趣,体现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个性。
2、培养刻苦锻炼的精神,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
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身体姿势:运球时,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抬头平视。运球的手臂弯曲,另一手臂屈肘于胸腹间,以便保护球。
手型:运球手与球接触时,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手指、手腕要放松。
手按拍球的动作:运球时,应以肘或肩为轴,伸前臂,屈手腕,五指自然张开,主动迎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
重点:手腕柔和用力,迎球缓冲,掌心空出。
1、导思提问:“怎样才能把球运得又快又稳呢?”
2、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提出重点。
3、按教师信号做各种不同的徒手运球练习。
4、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进行各种运球练习。
5、优生示范。
6、教师巡查、纠错、讲评。
配曲:《生命之杯》
原地运球练习队形:
××××××○○○○
××××××○○○○
△
××××××○○○○
××××××○○○○
运球手法:
原地运球:
中
三
10’
1、进一步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游戏:运球接力
方法:
1、等分四队站立。
2、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向前运球,绕过标志物,把球运回,传接给下一位队友,然后排在本队最后。
3、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1、教师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提出要求。
3、学生士气高昂,互相鼓励,力争第一。
4、音乐伴奏,进行游戏,教师场外指导。
5、教师讲评。
配曲:《生命之杯》
游戏组织:
○○○○
○○○○
○○○○
○○○○
××××
××××
××××
××××
△篮球半场
2
大
四
10’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激发情感,充分体现个性特点。
自选体育活动
1、篮球
2、乒乓球
3、羽毛球
4、毽子
5、呼拉圈
1、教师介绍自选体育活动内容,提出要求。
2、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项目,自由组合小群体。
3、教师指派体育骨干协助组织管理。
4、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认真练习,刻苦训练。
自由组合,在指定场地做练习
中上
五
5’
1、激发丰富想象力,进一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达到身心放松和调整。
1、放松练习
2、讲评,布置作业
3、下课,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音乐伴奏,教师启发引导,师生同练。
2、按音乐节奏,学生轻松愉悦的放松。
配曲:《单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
△
小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0%
作为一名中班的健康老师,我在上本节课的时候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我让学生们先看视频中的孩子是怎么自己擦屁屁的?接着让我让学生自己亲自去实践,在让做的好的学生给其他同学做示范,其他同学也就学会了自己擦屁屁了。最后,我让学生在欢乐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节课。
一首先写教学目标二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三准备教具四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六板书提纲七教学反馈(我通常都写:学生配合积极或者上课气氛良好之类的。
其实好像不是这样的反正我是应付检查)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不过这个好像是需要一些经验再加上你对教材的理解吧现在的我们也只能多看看别人的课堂实录或者教案吧反正我是做不到的一、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愿意做幼儿园的好宝宝。
2.喜欢看老师的表演,乐意和老师一起唱唱歌。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喜欢看老师的表演,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鼓励幼儿做“好宝宝”:难点是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之中,乐意和老师一起唱唱歌。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我是好宝宝”的录音磁带。
2.一些可供幼儿独自跳跳舞的道具。
四、设计思路
初进幼儿园小班孩子对新的环境有陌生感、距离感。因此鼓励幼儿大胆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对每一位幼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开学初期让幼儿看教师的表演、和教师一起参与活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变小班幼儿“观摩,旁观活动”为“参与、投入活动”。
选择“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是因为歌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幼儿在动听的旋律中很轻松地能知晓许多道理。对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欲望有良好的作用。
五、活动流程
欣赏重现——联想创作——展现交流
1.欣赏
教师可在“山羊剧团”中按排幼儿观看“我是好宝宝”的表演。从而让幼儿欣赏教师的表演、喜欢文艺作品。教师可以在“山羊剧团”中反复表演,让幼儿熟悉歌曲,并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注:“山羊剧团”是由教师作为表演者,为幼儿表演的剧团。
2.创造
教师在表演角里让幼儿创作表演,幼儿在看过教师的演出后对歌曲知道却还末熟悉,因此让幼儿自己尝试着来参与表演,能为幼儿提供自己创作的机会。教师应好好鼓励参与乐意表演的幼儿。也应引导胆小幼儿来试一试。表演角里教师可提供各种乐器、道具(如小铃、绸带等)让幼儿摆弄玩具中逐渐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说明
角落游戏中小班幼儿参与应有选择的自由。角落游戏中反反复复播放的歌曲让幼儿听听、唱唱、演演。“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曲可在角落里按排二至三周。让每个幼儿都能有参与的机会。
3.表现
①可利用每次角落游戏结束时,让参与表演角活动的幼儿来表现自己。教师可以情绪情感上点评幼儿的积极性,也可从幼儿的动作中点评幼儿的创造性。
②可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再次和教师共同表现歌曲,看看老师的动作、学学老师的动作、产生表现的欲望。
您好,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干净的纸巾,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导学: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的方法,包括:用纸巾捏住鼻子下方,轻轻擦拭鼻涕,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等。
3.示范:教师示范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的方法,并强调每次使用完纸巾后要把它丢进垃圾桶。
4.练习: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练习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的方法,并强调每次使用完纸巾后要把它丢进垃圾桶。
5.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学生对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练习中掌握了正确的擦鼻涕方法。在讨论环节,学生也认识到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紧凑,学生参与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深刻认识,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引导和教育。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儿子很喜欢这个儿歌,天天在家没事唱。呵呵
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认识自己的性别教学目标: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性别,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教学准备:
1、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张。
2、裙子、短裤若干(与班的男、女幼儿人数相等)教学过程:
(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谁?(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
2、那么,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教师帮助幼儿区分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二)请幼儿选服装,进一步认识自己。
2、请小朋友一起选出你爱穿的衣服。(教师进一步帮助幼儿区分性别)
(三)组织幼儿结合性别,学会自己上厕所。
2、组织幼儿上厕所,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孩子们能够知道自己的性别,并会用正确的方法上厕所。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