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6 03:49:3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会剥橘子皮》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愿意参加观察橘子的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剥橘子和吃橘子的快乐。
4.知道吃橘子的好处。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橘子;2、榨汁机一台;3、每人一只小水杯;4、抹布。
活动过程:
1.出示橘子,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桌子上有什么啊?(橘子)
师: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到这个框框里拿一只橘子,拿不到的小朋友看好,我要把橘子滚过来咯,接住。
2.观察橘子的外表,感知橘子的特征。
引导幼儿拿起一只橘子,启发幼儿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观察橘子的形状、颜色等。
(1)师:现在你们都拿到橘子了,请你们摸一摸橘子,感觉怎么样?
(2)师:看一看,橘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橘子是什么形状?
(4)师:找一找,有突出来的地方吗?是什么?(柄)有凹进去的地方吗?是什么?(脐)像不像小朋友们的肚脐眼?
(5)师:请你们把橘子放在脸上亲一亲,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形状是圆圆的、扁扁的;颜色有的绿,有的黄。突出来的地方是橘子的柄,凹进去的地方时橘子的脐,放在脸上是冰冰的、凉凉的。
3.剥橘子:观察橘子的内部特征。
鼓励幼儿自己剥橘子,并把剥好的橘子放在盘子里。
师:你们知道橘子皮里面是什么吗?(肉),那你们想不想把橘子剥开来?要怎么样来剥橘子呢?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请个别幼儿尝试探索剥橘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把橘子翻个身找到凹进去的地方,伸出手指挖进去,帮橘子脱衣服,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闻一闻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师:跟着我一起剥下一瓣橘子来,看看你手里的这瓣橘子像什么?(西瓜、月亮)我们把剩下的橘子也一瓣一瓣的剥下来,排成一排,数一数有多少瓣?我们把一只橘子剥成了许多瓣是不是?
师:你有吃过橘子吗?你吃过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吃吃看今天你剥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
教师小结:橘子的肉是橘黄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点酸,有的甜;有的橘子有种子,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我们大家都喜欢吃。
4.讨论橘子的其他
师:橘子除了可以直接这样“啊呜啊呜”的吃,还可以怎么吃呢?
(榨汁吃)橘子有很多的营养,还能榨成果汁来喝。看,这是一台榨汁机,请每个小朋友给我一瓣橘子,我们来把它们榨成汁来喝吧。
5.讨论橘子皮的作用。
师:那剥下来的橘子皮有什么用,能怎么办呢?(泡茶喝)
教师小结:橘子皮可以泡茶喝,还可以做成陈皮,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收起来,待会去洗一洗、晒一晒,晒干了,用来泡茶喝好吗?
1.针对问题,我认为教授传统文化舞蹈给幼儿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对幼儿的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2.传统文化舞蹈的价值主要在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还能带来心灵上的沉淀与净化。3.传统文化舞蹈的教案具体包含基本功的培养,易学的编排和举行表演的策略。同时,由于幼儿的身体条件和合理运用的需要,这些教案上还可以加入一些古代文化的介绍和故事引导。4.总得来说,有一个详细而严谨的传统文化舞蹈教案是很有帮助孩子体验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其全方位的健康成长。
1、孩子想做事情鼓励孩子试着做
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浓度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这时父母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比如孩子要自己吃饭,哪怕他撒了饭粒或不小心摔了碗碟,也要让他尝试;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脸,就要允许他弄湿衣服;孩子喜欢玩泥、玩沙,就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而限制他的探索……正是在这些自由自在的反复探索求和中,孩子不断地克服自己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地提高独立性。
2、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训练孩子的动能力做起。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手、洗脸、刷牙、梳头、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自己洗手绢、袜子……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重要内容。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作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领带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教案反思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要穿大小合适的衣和鞋。在穿正衣服和鞋子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游戏意图:
新学期开始之际,我们该如何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呢?方法很简单,多多举办趣味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感受活动的趣味和乐趣。
幼儿园趣味亲子游戏教案穿大鞋
游戏准备:
小孩和大人的鞋子
游戏过程:
1.每个家庭派出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参加这个游戏。
2.每个家庭领取一双大人的鞋子和一双小孩的鞋子。
3.家长脱下鞋子坐在场地另一边,幼儿穿上家长的鞋子站在另一边。
4.孩子听到负责人发出的口令之后,就开始向家长这边出发,用最快的速度走到家长身边(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绊倒)。
5.到达家长的位置之后,孩子把鞋子脱下来,然后,将鞋子给家长穿好,家长不能够动手。
6.孩子给家长穿好鞋子之后,家长背起幼儿跑向场地另一边。
7.到达场地之后,家长给孩子穿好鞋子。
8.全部完成之后,用时最短的家庭获得胜利。由一名家长与一名幼儿参加,家长脱下鞋子坐在场地另一边,幼儿穿上家长的鞋子站在另一边,听到口令以后,幼儿出发向家长走去,走到家长那,帮家长穿上鞋子,家长背起幼儿跑向场地另一边帮助幼儿穿好鞋子,看谁先完成。
揉纸团精细动作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揉团和粘贴的基本方法。
2、愿意用白色皱纹纸揉成团,粘贴成一碗白米饭。
二、活动准备
1、每组两筐白色皱纹纸,两盘浆糊和两块抹布;
2、许多画着大碗的白纸;
3、范例大碗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宝宝吃饭》,引出主题。
教师(边翻书边讲故事):吃饭了,宝宝跑来跑去。他一会儿......奶奶来了,对宝宝说:“都怪你自己不好”。后来,宝宝愿意变好了,我们给他做一碗白白的米饭好吗?
2、出示范例,了解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教师:这是一个大碗,这里有许多白纸,怎样变出一粒粒的白米饭呢?让宝宝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示范揉团,用纸团沾浆糊将纸团贴在碗里。
3、宝宝操作活动《一碗白米饭》。
4、展示宝宝的操作材料,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5、教师带领宝宝起念儿歌《白米饭》。
6、活动结束。
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
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
不挑食来不剩饭,人人都夸宝宝好。
细嚼慢咽肠胃好,身体棒棒都说好。
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右手拿勺,左手扶碗,身体坐直,两腿并拢,一口饭,一口菜,宝宝吃得好,干净又安静。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