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体各器官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4-06-13 10:25:01来源:本站整理作者:admin点击:

产后怎么办?分娩后您是否像以前一样熟悉自己的身体?你还像以前一样关心自己的身体吗?

恢复生殖器官

子宫底、宫腔和体重的变化

一旦分娩结束,母亲的身体就会开始迅速恢复到怀孕前的水平。其中以子宫、阴道等性器官的变化最为明显。分娩初期,子宫为了分娩而急速收缩,即使分娩结束也不会立即停止。此时的子宫收缩主要是为了防止出血,促进恶露的排出。我们称之为“子宫的恢复”。一般来说,子宫需要6-8周才能恢复到孕前大小。

眼底高度

正常情况:位于骨盆内,不能触及。

产后变化:

分娩后不久,可触及肚脐下方56厘米处的子宫底(子宫最上部)。产后1224小时,恢复到肚脐的高度,这是盆腔肌肉张力的恢复和膀胱的充盈。尿液引起的,是正常的。

分娩后第三天,跌至分娩后不久的高度。

产后第4天,位于肚脐与耻骨之间。

产后第6天,位于耻骨上方23厘米处。

产后第89天,与耻骨同高,然后进入骨盆。这时候不能从胃里摸。

宫腔长度

正常状态:约7厘米。

产后变化:

分娩后不久,子宫腔的长度约为15厘米。

产后一星期,宫腔长约12厘米。

产后两周,宫腔长约10厘米。

产后34周,宫腔长约89厘米。

产后6周,宫腔长度为7厘米,恢复到孕前长度。

子宫重量

正常状态:重约50克。

产后变化:

分娩后不久,子宫的重量约为1000克。

产后1周,是之前量的一半,约500克。

产后2周,约350克。

产后5周,约200克。

产后68周,恢复到孕前体重,约60克。

子宫内膜的修复

平时的情况:子宫内膜的厚度一般在8-16毫米之间。

产后变化:

附着在胎盘上的子宫内膜通过分娩后不久的子宫收缩起到止血作用。胎盘脱落后,子宫内膜表面凹凸不平,附着散在的血块。随着子宫的恢复,原来附着胎盘的子宫内膜也会变得光滑,并在产后第6天左右被新的子宫内膜覆盖。胎盘脱落后的疤痕,产后不久长约78厘米,产后第二周缩短为34厘米,产后第六周缩短为23厘米,并且比较光滑。宫颈管正常状态:3厘米左右。

产后变化:

宫颈管的恢复非常迅速。产后长约6-7厘米,产后仅8小时左右即可恢复原长。另外,宫颈管内腔会在产后第3天缩小到只有2指宽,到产后10-12天会缩小到只有1指宽。嘴巴闭合,形成横裂。

提示:子宫的高度很难通过触摸准确判断,请勿自行测量。另外,子宫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如果您有任何顾虑或疑问,最好咨询医生。

阴道

产后不久阴道壁呈蓝紫色,有些肿胀,无皱襞。分娩后阴道也开始恢复,肿胀会逐渐消退,阴道壁也会恢复紧致。产后1周左右,阴道内部恢复到产前的宽度,产后4周左右,再次形成褶皱,基本恢复原状。但是,一旦有过分娩经历,阴道就无法完全恢复,比分娩前略宽。

外阴

产后不久外阴也开始恢复,肿胀也开始减轻,恢复到原来的紧绷感。堆积的色素会在产后6-8周内逐渐消退,最后会残留一些痕迹。骨盆底肌肉的恢复需要更多时间。通常需要4 到6 周才能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

轻度撕裂往往会在产后一周左右愈合,而较深的会阴撕裂或较大的裂隙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愈合。

全身的生理变化

恶露变化

分娩后,阴道会像月经一样流血。我们称之为“恶露”。它是由于分娩时受伤而从产道、子宫和阴道流出的血液、淋巴液中的粘液和脱落的细胞的混合物。

分娩后不久,恶露主要由血液组成,颜色为红色,并且非常大。

产后第23天,血基本还是红色的,只是分泌物量大大减少。

产后第45天,颜色逐渐变为淡褐色,排泄量减少。

产后1周,由褐色变为浅黄褐色,分泌物量进一步减少。

产后第10天到第3周,颜色变成淡黄色的浆液,分泌物也少了。

到产后4 至6 周,便会变成淡白色的排泄物。

提示:恶露的颜色和量可以作为了解子宫恢复情况的参考。如果产后运动过多,哺乳时产后疼痛会加重,产量会暂时增加。

另外,如果你有以下症状,需要小心并及时就医。总有一种排泄的感觉,颜色比以前更红了,而且血液里有大块的血块,疼痛感进一步加重。另外,出院后,如果出现恶露发红、分泌物增多、产后疼痛剧烈、褐色恶露持续1个月以上、有异味、低烧等症状,请尽快就医。

月经恢复

在很久以前有种说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避孕。确实在产后不久,为了分泌出子宫恢复和母乳分泌所需的激素,很难进行排卵,也不会来月经。据有关产后月经重来和排卵的研究表明,哺乳时间的长短和产后无月经时间是成正比的。但事实上,在哺乳期内月经重来的时间往往又与此研究结果相反,存在很大差异。据说这是因为受到了下述因素的影响:

是否母乳喂养、哺乳起止时间、哺乳次数、哺乳量、妈妈的年龄、分娩次数、营养状况、妊娠分娩期间的疲劳程度、儿童的健康状态等。

研究表明,有半数妈妈重来月经的时间,在不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需要2~3个月,在喂食母乳的情况下需要5~6个月。但现实中,有的妈妈尽管是母乳喂养,在产后1个月就重来月经了,而有的妈妈尽管是给孩子吃配方奶,产后1年后才重来的月经。

由此可见,重来月经的时间是无法预测的,产后何时排卵也是无法知晓的。可以说,产后只要进行性生活,就不能排除怀孕的可能。

提示:没有了月经就容易放松避孕的警惕,但不要忘记排卵是先于月经的,夫妇双方要认真地做好计划,尽量避免意外怀孕所带来的烦恼。另外,分娩后,因为允许使用的有效的避孕方法比较有限,在产后检查时,最好向医生进行咨询。

如果在分娩1年之后,尽管已停止哺乳,月经仍还没来的话,则最好去医院进行咨询和检查。

体温

产后第1~2天,体温经常略有偏高,之后就会恢复到正常的体温。另外,当乳房发胀时,会有些低烧,但一旦超过37.5℃,就该报告给医生了。

脉搏

分娩后不久,脉搏会有些快,但等到疲劳得到恢复之后,就会回到正常水平。

血压

分娩时,一度升高的血压,之后会慢慢地下降,有可能还会略低于平时水平。

呼吸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不会发生变化。

尿

分娩后,随着子宫的收缩,肾脏所受到的压迫得到缓解,运动变活跃,尿液增多。另外分娩时,由于受到宝宝头部的压迫,常常会发生短暂的膀胱神经麻痹,有可能会感觉排尿困难。这种情况,一般会在24之内消失。

大便

分娩后数日内,由于没有食欲、腹腔壁的松紧度降低的原因,肠的运转迟钝,容易发生便秘。体重

分娩后不久,由于胎儿、胎盘、羊水等被排出体外,体重会减少5千克左右。

之后由于还有恶露的排出,尿量的增加、出汗或母乳分泌等原因,体重还会慢慢下降。

但是,之后体重的下降速度会缓慢下来,在产后4~6周时,就差不多会停在一定的重量水平。

腹腔壁

妊娠被拉伸的腹腔壁的松紧度虽然会慢慢得到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如初,会有些松弛。另外,孕期中长出的妊娠纹会留下痕迹,形成白色有光泽的妊娠纹。下腹部正中聚积的色素块会慢慢消失。

后阵痛

分娩之后,子宫为了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反复进行收缩。此时,下腹部会感到有规律的疼痛,类似于产前的阵痛,我们称之为“后阵痛”。后阵痛对子宫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在分娩当天或翌日到达高潮。之后,会慢慢地缓解下来,一般会持续3~4天左右。

后阵痛地特征

与首次分娩的产妇相比,有过分娩经历的产妇会更加疼痛。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产妇甚至完全没有疼痛感。哺乳时,往往会感到疼痛加强。

这是在宝宝吸吮乳房的刺激下,会分泌出促进子宫收缩的激素的缘故。也就是说,宝宝吃奶会促进妈妈产后的恢复。发生后阵痛时,由于子宫的收缩,恶露的排出量往往比之前要多。

提示:如果疼痛的强度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每次疼痛时感觉好像有血液流出来,请向医生咨询。特别是在分娩后不久,很容易发生各种异常,而疼痛往往是其症状之一。所以不要自己草率地认为是后阵痛引起的而勉强忍受,把你地感觉告诉医生吧。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9035640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